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淮阴工学院车辆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获全国产教融合论坛案例特等奖
——包海涛、赵志国教师团队创新案例入选全国典型案例集
供稿:   日期:2025年04月25日 09:29  浏览量:[]

2025424日,由中国现代农机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主办,江苏省农业机械学会、江苏省农业工程学会联合承办的“智汇农机·育见未来”产教融合论坛在南京成功举办。来自全国60余家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近百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时代农机装备行业产教融合的创新路径。淮阴工学院交通工程学院包海涛、赵志国教师团队申报的《需求导向·二元协同·三共聚力·四双联动·车辆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案例荣获论坛特等奖,并入选《2025年度中国现代农机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典型案例集》,彰显了我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突出成效。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行业需求

该获奖案例立足国家农机装备智能化、现代化发展需求,构建了“需求导向·二元协同·三共聚力·四双联动”的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其中,“二元协同”强调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三共聚力”推动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成果共创,“四双联动”通过双导师、双课堂、双评价、双认证机制,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这一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应用型本科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成果推广,助力行业发展

本次获奖案例将由《中国农机化学报》正式发布,并纳入国家级典型案例集,后续还将在行业展会、学术平台及媒体渠道广泛宣传推广。这不仅是对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肯定,也为全国农机装备及相关领域的高校和企业提供了可复制的产教融合范式。

深化产教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

交通工程学院周桂良副院长表示,此次获奖是我校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服务行业发展的又一重要成果。学院将以此次荣誉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为智能制造与现代农业装备领域输送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助力行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未来,淮阴工学院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强化产教协同育人机制,为培养新时代工程技术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包海涛编辑:王灿 审核:

上一条:喜报|我院教师在2025年全国机械行业教育优秀成果评选中喜获佳绩

下一条:省发改委领导来校调研

邮编223003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枚乘东路1号南园
管理员QQ:124577826
Copyright 2015 淮阴工学院交通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