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追踪报道】暑行践悟担使命,交通青年绽芳华—交通工程学院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圆满结束
供稿:   日期:2025年09月17日 21:14  浏览量:[]

为切实落实国家关于深化高校实践育人的相关要求,充分彰显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发展的核心使命,交通工程学院在暑期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得到各专业学生的热烈响应,多支实践团队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奔赴不同地区、深耕多个领域开展实践工作。此举旨在推动学生将课堂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其综合素养与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

1.碳助刹车千分力,我保行车万里安

2025年暑期,淮阴工学院“碳陶轻量”团队聚焦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刹车盘研发,取得显著成果。在张永成书记的带领下,团队赴多地进行市场调研,深入分析碳陶刹车盘性能优势与产业化瓶颈,并提出创新制备工艺。在“建行杯”江苏省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一等奖并晋级全国赛。团队拥有多项专利,与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并通过集训持续优化项目,推动技术向商业化应用转化,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其获得成果,校挑战杯特等奖,江苏省研究生节能低碳科研创新实践大赛二等奖,创立两项国家级大创项目,撰写7篇发明专利,10余篇主流媒体宣传报道,浏览量10w+,与三家公司签订意向合作订单,省挑战杯一等奖,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金奖,并与国内某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预计未来三年实现规模化生产。

2.智绘友好学径,守护童心通途

Galaxy Lab 交通安全调研小队由李可馨等成员组成,在吴鼎新老师的指导下 在淮安市清江浦区等地,开展了基于机器学习的儿童学径空间异质性与可达性研究。团队通过街景分析、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了学区道路使用频率、空间异质性等因素,发现建筑密度、步行设施完善度等对学径选择有显著影响。研究提出了优化学区规模、改善步行空间、打造儿童专属通学路等策略,为提升儿童通学安全与可达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3.民族融合,赋能文化传承
“籽语同心·共织华锦”团队,由王颖,吴珂莹等7名成员组成,在钱国庆,桑海云,顾秉健老师指导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深入云南、贵州多民族聚居地开展实践。团队挖掘非遗技艺与生活智慧,记录彝族饮食服饰、苗族银饰价值、满族剪纸内涵、土家族吊脚楼与摆手舞文化;通过图文、短视频、主题海报,在社交平台及学校“淮工交通”公众号、官网传播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等文化,同步实践进展。暑期期间,团队社交平台发布内容二十余条、总阅读量超2000,还形成相关调研报告,为民族团结贡献自己的力量。

4F2E9

4.探究新能源,交通强国我先行

“电驱未来新能源汽车小队”由史经颜、孙研等11名成员组成,在顾秉健老师和朱俊老师的指导下,前往淮安、南京等地,开展了以“新能源汽车电池及充电站研究”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前往各地4S店,电池厂及社区充电站进行相关人员访谈,智能驾驶体验以及充电站结构探究。同时,团队成员也通过发放问卷调查了居民对智能驾驶的看法。此次活动中,团队成员收获颇多,希望为新能源汽车发展贡献一份力。

1B476

5.传承恩来精神,共筑青春梦想

“淮安市阅读种子之恩来悦读先锋队”由江于翥、彭雅婷等8名成员组成,在顾秉健的带领下,前往淮安市人民路社区等地,开展了以“传承恩来精神,共筑青春梦想” 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深入人民路等基层社区,进行恩来精神和书籍分享等工作。他们还通过问卷调查、社区宣传等方式,同当地居民普及恩来精神,提高居民的对周恩来的了解。此次活动中,团队共宣传了200多人,发放宣传资料100份,发表报道4篇,为宣传恩来精神做出一定的贡献。

6.童承四季非遗,传承文化薪火
“童承四季非遗小队”由张晨星,梁羽生等9名成员组成,在顾秉健带领下,前往淮安市清江浦区人民路社区,开展以“非遗润童心 青春践使命”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小队成员开展“节气泥塑绘四季”“漆彩绘夏扇”非遗文化活动,带领社区儿童了解节气知识、体验漆扇工艺,小队覆盖社区儿童超百人,创作节气泥塑、漆扇作品百余件,为非遗文化传播作出了积极贡献。

7.聚焦耕保一线,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苏田青探”高标准农田调研队,由王致远、范嘉伟等15名成员组成,在吴鼎新老师的指导下赴涟水县成集镇、梁岔镇、陈师街道、保滩街道,深入朱庄村、道明村、国民村等地开展实地调查。队员们深入田间地头,重点考察了农田基础农业设施状况、统计设施破损情况,土地利用基础情况以及其他相关用地现状。调研旨在通过一线走访,全面了解当地高标准农田的实际建设、管理及使用效能,累计调查4个镇(街道),共计66个村,调查覆盖土地面积30.05万亩,为当地精准掌握农田基础设施及使用现状做成积极贡献。

8.追寻恩来足迹,勇担时代使命

交通1231团支部周恩来精神宣讲团由李婷玉、周于翔等24名成员组成,在王钰老师、顾秉建老师的指导下,于75日起开展暑期红色教育活动。团队先后参观周恩来故居、邓颖超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深入学习周恩来同志的生平事迹与崇高精神。随后,成员通过在家庭、社区开展宣讲会、发放资料等方式,积极传播伟人精神,激发更多人爱国奋进的动力。活动增强了团队成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展现了新时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践行使命担当的坚定决心。

现阶段,交通工程学院社会实践活动已圆满收官。参与团队在实践过程中实现了自我能力的锤炼,同时为社会建设贡献了切实力量。接下来,学院会加大社会实践支持力度,鼓励更多学生投身其中,不断创新实践形式,为社会发展添砖加瓦。


作者:编辑:顾秉健 审核:

上一条:【交通2025入学教育】第2期:交通工程学院举办2025级新生启航大会暨开学典礼

下一条:交通工程学院举行从教三十周年纪念座谈会

邮编223003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枚乘东路1号南园
管理员QQ:124577826
Copyright 2015 淮阴工学院交通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