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关于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号召,淮阴工学院交通工程学院Galaxy Lab学生研究团队以“童行无忧,畅途安护”为主题,分阶段深入淮安市区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团队通过扎实的调研、创新的实践与严谨的数据分析,多维度探索儿童交通安全提升路径,为构建安全、友好的儿童通学环境贡献青春智慧。
第一阶段:聚焦需求,问卷摸清通学现状
团队以清江浦区中心辅导班为重点,于放学时段展开问卷调查。问卷设计涵盖“基本信息、出行条件、出行方式、问题反馈”四大核心板块,系统收集儿童性别年龄、通行道路状况、日常上下学交通方式及安全隐患等信息。活动累计回收有效问卷310份,覆盖各年级学生家庭,精准勾勒出儿童上下学出行的真实图景,为后续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阶段:视角转换,镜头捕捉儿童眼中的世界
2025年7月6日至10日,团队创新采用“儿童视角模拟法”,通过调整拍摄高度实地记录学校周边交通环境。实践发现,部分交通设施存在严重儿童适配性问题:如交通标志牌过高导致儿童无法清晰辨识,人行道路面不平整增加跌倒风险等。这一独特视角直击成人规划盲区,为优化设计提供了直观依据。

第三阶段:数据攻坚,智慧解码出行痛点
面对海量问卷与观测数据,团队展开为期一个月的数据处理专项攻坚。成员运用专业统计工具,严格执行清洗、编码、归类流程,构建结构化数据库。通过对儿童出行习惯、安全感知及家长意见的深度挖掘,团队精准识别出城市交通规划中儿童视角的缺失环节。“数据是城市治理的眼睛,我们处理的正是孩子们最真实的声音。”团队成员秉持这一理念,将沉默的问卷转化为有力的决策依据。

Galaxy Lab团队的“童行无忧,畅途安护”系列实践,不仅是一次扎实的专业探索,更是当代大学生积极响应“三下乡”号召,将青春智慧与汗水挥洒在基层沃土的生动写照。团队成员们走出象牙塔,深入街道社区和学校一线,以脚步丈量城市交通的细微之处,用镜头捕捉儿童视角的真实需求,让海量数据在严谨分析中“开口说话”。在与家长、儿童、社区居民的面对面交流中,在社会调查与数据分析的亲身实践中,团队成员深刻理解了国情社情,体察了民生关切,增强了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专业使命感。从问卷设计、实地走访、视角模拟,到复杂数据处理、问题诊断、方案构思,他们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锻炼了调研、实践、协作与创新能力,真正实现了学以致用、知行合。如今,团队正积极推动调研成果向市政优化方案转化,致力于改善学校周边慢行系统、优化过街设施设计,并基于儿童视角提出交通设施改进建议,力求将知识的力量转化为守护儿童出行安全的切实保障,为淮安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贡献青春智慧。这趟深入基层的实践之旅,正是“三下乡”精神“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完美诠释,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子扎根大地、服务人民的担当,书写了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青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