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淮阴工学院交通工程学院“童承四季非遗”社会实践小队走进淮安市清江浦区人民路社区,开展以“节气润童心,泥塑绘四季”为主题的非遗文化宣传与体验活动。

此次活动面向社区少年儿童,聚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活动伊始,志愿者们通过图文并茂的展示和通俗易懂的讲解,带领孩子们依次了解了四季更替与节气变迁的基本知识,从“立春”的万物复苏到“霜降”的秋意渐浓,再到“大寒”的银装素裹,引导孩子们认识节气背后的农耕智慧与传统习俗,激发了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在随后的泥塑手工环节中,志愿者们准备了环保泥土、工具和参考图例,指导孩子们动手创作与节气相关的泥塑作品。有的孩子塑造了夏日荷花,有的表现了秋天稻谷,还有的用小泥团组合出冬日雪人等造型,创意十足、童趣盎然。志愿者们耐心指导,孩子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其乐融融。



“以前只是听过节气的名字,今天我知道了它们的含义,还学会了怎么用太空泥做东西,很开心!”一位参加活动的小朋友分享道。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许多家长也对本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形式新颖,寓教于乐,让孩子在快乐中了解了传统文化”。
通过此次活动,小队不仅让非遗文化以贴近儿童、富有趣味的方式“走近”社区、“走进”童心,也进一步增强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文化服务能力与责任意识。接下来,“童承四季非遗”社会实践小队将继续前往清江浦区多个社区,开展系列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助力非遗文化在基层有效传播、在青少年中扎根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