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学院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建设的意见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教育部卫生部 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苏教学〔2011〕8号)等文件精神,根据《淮阴工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建设的意见》(淮工院学〔2014〕14号)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就切实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据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心理调节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坚持普及教育与个别咨询相结合;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三)主要任务: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保健知识,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帮助大学生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挫折应对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二、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一)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党委统一领导和统筹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切实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议事日程。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信息组,实行主管院领导负责制,以大学生辅导员与班主任为主体,专兼结合的工作机制。
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各年级辅导员与班主任定期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势,加强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形成全院齐抓共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格局。
(二)完善大学生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在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与指导下,学院花大气力,建立与完善学院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建设,形成学院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班级有心理健康信息组的日常工作服务网络。
1.学院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学院党委副书记任组长,心理辅导员为副组长,成员为辅导员、班主任、热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教师等。主要工作职责:
(1)负责本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订本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做好本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2)负责各班级心理委员的产生、培训及管理工作,及时听取班级心理委员、寝室室长汇报,指导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成助人自助的朋辈教育氛围。
(3)及时汇总各班级、寝室的《心理健康信息周报表》,对各班级心理委员、寝室室长报告的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实时掌握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信息和安全信息,第一时间对所发现的问题开展有效干预。
(4)每月书面报告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发现心理危机学生及时报告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
(5)加强跟踪辅导,对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后的学生(在校)的心理状况定期汇报。
(6)督促本学院辅导员积极参加相关培训、认证。
(7)配合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各项工作。
2.各班级成立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信息组,由班级团支部书记任组长,心理委员为副组长,成员由各寝室室长组成。他们是传播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员”、学生心理动态变化的“观察员”和班级心理健康工作的“信息员”,他们是确保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学院选拔有良好群众基础、乐于助人、善于沟通、热心心理健康工作的学生为班级心理委员、寝室室长,其中,班级心理委员男、女生各1名。主要工作职责:
(1)在辅导员、班主任的指导下开展本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大家的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健康水平,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3)关注本班(包括走读学生)、本寝室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实时向班主任、年级辅导员和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反馈本班的心理健康信息。对寝室安全信息做到信息畅通,反应快速。
(4)自觉有意识地营造良好的寝室人际氛围,做好朋辈心理交流,为同寝室成员提供人际关系的支持,对心理弱势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三)根据年级特点和大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组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大学生心理问题各阶段各不相同,低年级大学生集中表现为适应新生活问题,不少学生表现出对学习、生活及环境的不适应,易出现抑郁、焦虑和孤独;二年级学生面临着学习与事业、自我表现与能力培养、人际交往、恋爱情感等问题;高年级学生则以择业问题居多,兼有未来发展和能力培养以及恋爱等问题。加之年龄长幼、性别和民族又表现出各自特征等等,这些都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遵循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四)大张旗鼓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普及和推广心理健康知识。
充分利用宣传橱窗、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平台等宣传媒体,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扩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影响面。邀请心理学专家为大学生做专题报告,帮助大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和应对办法。
(五)把心理健康教育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要特别重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业困难学生和择业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相关部门采取积极有力措施,解决大学生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正视困难,走出困境,勇敢面对人生。
(六)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支持和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部的发展,利用学生组织紧密联系学生的优势,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发挥心理健康部组织自我教育与朋辈辅导的作用,提高大学生自我生存、自我激励和自我调适的能力。积极倡导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自我教育和各种自助、互助活动,营造积极、健康、和谐、高雅的氛围,陶冶大学生高尚的情操,增强学生相互关怀与支持的意识。
(七)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信息报告制度。本着早发现、早教育、早恢复的原则,要建立健全心理信息“周检月报”制。寝室室长为本寝室安全信息通报责任人,应积极关注本寝室学生的心理动态,书面或通过学院学生工作平台(电话、短信、QQ、微信、飞信等)及时、实时的向班主任或年级辅导员反馈本寝室的相关信息。班级团支部书记、心理委员要关注并汇总本班(包括走读学生)同学的相关信息,以班级为单位每周一向年级辅导员书面提交《淮阴工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周报表》,由学院心理辅导员汇总交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评判、干预。学院心理辅导员每月月初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书面汇报本学院的心理健康信息。
(八)开展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形成与大学生家庭联系制度。每学年新生入学后,组织全体新生进行科学规范的心理测试,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对普查中发现有异常的学生,集中进行排查,对确有问题的学生给予及时的咨询帮助和跟踪辅导。同时要熟悉这些学生的家庭情况,特别是病史情况,要做好登记工作,与这些学生的家庭保持联系,随时互通情况,取得学生家庭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并利用学生在家长亲属来院、电话和家书往来、学生节假日返家度假的机会促其受到亲情教育,加强大学生与家长的经常性联系和沟通,增强大学生爱家、爱父母、珍惜家庭生活的意识和责任感。
(九)建立健全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学生两个层面的网络组织,组织开展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摸排工作,做到心理问题及时发现、及时疏导,严防学生因心理压力过大引发危机事件。制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明确工作流程及相关部门的职责,建立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制,形成干预体系绿色通道。
三、建立检查、督促和激励机制。
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对各班级、团支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班级、同学、班主任、辅导员,给予表彰奖励。同时,学院还将各各班级、团支部此项工作的开展情况纳入年度班主任、辅导员的工作考评体系,与班级集体奖项的评比挂钩。